本文从塑料管材行业面临的现状,以小见大,指出了标准滞后严重制约了产业的科学发展。笔者根据所从事的标准、质量管理的职能出发,建议通过修订标准、整合资源、制订联盟标准、依托技术平台等手段,为塑料管材产业的质量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快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目前,我国塑料管材管件企业大多生产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即依照国家标准GB/T18742.2-2002中规定的以聚丙烯管材料为原料,经挤出成型的圆形横断面的,适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所用管材,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
从全国范围而言,管材总体质量水平不高,时有产品出现国家级或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的情况。对此,笔者调研了部分管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质检机构和行业协会,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塑料管材的质量上的问题,最突出的原因是原材料不正确使用,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大环境的瓶颈制约,又有现行的国家标准不合理与滞后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市场的强制导向逼迫企业不得已用PPB等原料冒充生产PPR管材。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按国家标准GB/T18742.2-2002的规定,按使用原料的不同分为PP-H、PP-B、PP-R管三类,PP-B、PP-R都是利用少量的乙烯与50%以上的丙烯通过“共聚”反应,对PPR-H进行化学改性而得到的新型承压管材专用料,它们既基本上保留了PP-H良好的耐热、抗腐蚀、抗蠕变等特性,又兼备了乙烯良好的抗冲击特性,具有同时适用长期输送冷热水介质的优异性能,也具有在承压热力管道系统中长期工作的耐热性。PP-B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抗蠕变性能逊于PP-R,而其低温抗冲击性能却优于PP-R,0℃~60℃为PP-B的适宜应用区;10℃~70℃为PP-R的适宜应用区;0℃~10℃为PP-B相对于PP-R的优势应用区;60℃~70℃为PP-R相对于PP-B的优势应用区。所以,PP-B和PP-R是聚丙烯系列管材中各具自己特点应互补使用的优秀管材。
几年前,随国家相关部委在还不充分了解PP-B的情况下,学习欧洲国家在传输热水介质的系统中,重点应用了PP-R管材的做法,特别是建筑规划设计部门相继在其所设计的工程图纸上,几乎千篇一律地规定采用PP-R管材作为采暖和冷热水用管。但这种推广显然是不符合我国管材应用的真实的情况的。国家所处位置气候带的不同,在采暖方式和对采暖水及生活热水温度的要求也必然带来差异,从地理纬度区域来看,欧洲的最南端是北纬35℃,而最北部高达北纬80℃,进入了北极圈,欧洲需要“高温热水”(70℃以上),所以重点应用了PP-R管材;而与我们近邻的韩国地处北纬33℃~38℃之间,与我国的郑州和山东半岛之间的地域所处纬度相同,中低温热水(70℃以下)在韩国即可满足规定的要求,因此,韩国主要使用在了PP-B管材;我国所处的地位纬度区域,跨度很大,全国是在北纬20℃~50℃之间,基本上涵盖了欧洲的腹地和韩国的全境,所以,我国应该是PP-R与PP-B在不一样的区域有选择的应用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市场上PP-R管材一面倒的局面,致使生产企业陷于被动。目前,因为PP-R的低温脆性,管材在冬季或偏冷地区的运送过程中,频频出现损伤;在施工中因受重物的撞击而频频出现碎裂。致使企业在生产销往适用PP-B地区的产品时,迫不得已采用变相共混的办法,在PP-R管材专用料中,或混入一定量的PE,或混入特殊的比例的PP-B,来改善其低温脆性,甚至,索性以PP-B管材专用料生产的管材,打印上“PP-R冷水管”的标识,专用于冷水系统,称之为假冒伪而不“劣”。
二是管材标准的不合理与滞后无法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中的原材料使用,致使企业陷入无序竞争状态。
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是动态的,即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标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平均标龄为4.92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内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
塑料管材的系列国家标准GB/T18742.1-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管材、第3部分:管件,均是2002年5月29日发布,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至今已发布实施8年了,能够说是一个超龄的标准了。标准的内容已随着管材行业这几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而滞后了,例如:02版标准在产品分类中只规定了管材按使用原料的不同分为PP-H、PP-B、PP-R管三种,企业为了改善PP-R管的低温脆性把PP-B按特殊的比例共混到PP-R原料中生产管材,这种混合原料生产的管材却在标准中未有体现,标准不修改接着使用到现在,显然不合乎行业科学发展的现状。
而且,2002年发布的管材系列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与国际标准ISO/DIS15874︰1999《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PP》中技术指标一致。在管材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的规定中,在冲击试验、静液压试验、热循环试验的检验测试的项目中,无论是试验参数、试样数量,还是最终指标,PP-B与PP-R竟然完全相同。尤其是在静液压试验项目中,试验温度最低的都在20℃,PP-R管材在10℃的低温脆性在标准中毫无体现,按这个标准检测,只能检测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管材,根本没办法识别出PP-B管还是PP-R管。02版的国家标准在这方面很不切合实际,自然也就不能够达到规范和约束管材公司制作行为的目的。
因此,作者觉得,以上问题的存在,是整个塑料管材行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如何突破瓶颈,是关系到管材产业能否实现跨越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打破瓶颈制约,使塑料管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根据区域企业集体资源,抱团发展,积极向上争取,推进管材产业走出应用误区。
从塑料管材行业发展的现在的状况来看,靠单个企业的资源与影响力要纠正现在管材市场上错误的强制导向,无疑是蚍蜉撼树。只有行业内企业整合起来,资源共享,搭建一起发展的平台,使每个企业的能量整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管材产业走出应用误区。
建议管材生产企业能够在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积极带动下,联合成立自律性、地方性非赢利社会团体——管材行业商会或同业工会,商会或工会代表行业内企业,争取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特别是向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反映在管材产品的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做三个方面的改进:充分认识和准备掌握每一种新型塑料建材的性能及特点(选择依据);依据工程建筑的实际要求,从多种塑料建材中做出准备合理的选择(正确向导);针对所选用的塑料建材的特点,在设计上极力做到“趋强避弱”、“扬长避短”,充分的发挥所选用的建材的作用(合理应用)。
二是推进标准技术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材联盟标准,条件成熟后争取申报成国家标准。
针对现行管材国家标准不合理与滞后的问题,建议由政府主导,大力推进管材行业标准技术战略,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司参与的运行机制,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相关企业构建产业联盟,联合进行标准技术攻关,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和协作,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技术数据,并向管材生产企业和全国范围的管材使用者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联盟标准或标准体系框架,并逐步完善,在联盟内统一实施,条件成熟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国家标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质量技术监督局)